专家观点 | 龚慧明:双碳背景下,货运碳排放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或进入平台期

专家观点 2021-08-25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关键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是碳减排潜力最大、难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交通运输行业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各项研究、提出目标方案、制定政策措施,以期支撑国家双碳目标,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探讨相关问题,2021年8月25日上午,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CCTP)举办了第十三期沙龙研讨会 —— 双碳目标对大宗商品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的影响。以下总结自能源基金会龚慧明主任在本次沙龙上的发言。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二,超过多数国家碳排放总量,减排意义重大

中国的交通行业相关碳排放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超过大多数国家的碳排放总量。虽然交通行业碳排放目前仅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尽早和高质量的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意义仍十分重大。


2019年主要国家石油相关碳排放


道路交通运输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中之重,货运碳减排挑战巨大

多项研究均表明我国交通行业80%左右的碳排放来自于道路运输的石油消费。客运领域的减排路径相对清晰,日渐成熟的电动化技术为全面电动化和零排放目标的实现创造了可能。但是货运行业的减排技术路线还很不明确,特别是中重型货车碳减排的挑战巨大。


货运的需求受多重因素影响,正确理解货运需求变化是制定货运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必要条件

2019年经公路运输的货物当中,有27%是建材水泥、23%是煤炭相关产品、10%是矿石等大宗商品。2014年经铁路运输的货物当中,43%是煤炭、10%是矿石、9%是钢铁。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这部分的货运需求将出现显著降低。


2014铁路分商品运输周转量


2019年公路分商品运输周转量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交通运输部


与之相关的,随着我国城镇化大规模土地开发进入缓慢增长,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度逐渐降低,带动水泥、钢铁、砂石等建材需求降低。


2001-2020中国建筑业房屋竣工面积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同时,交通部的统计数据也表明,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在过去几年开始出现下行趋势。


不同运输方式货运量


不同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

来源: 国家统计局,城市物流不计入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2021年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预测“2021至2035年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速为2%左右,邮政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为6.3%左右。外贸货物运输保持长期增长态势,大宗散货运量未来一段时期保持高位运行状态。”那么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双碳目标和环境改善的双重约束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反映到货物运输需求和货车需求。那么未来货运量还会持续增长吗?如果会,那么增长的是什么货物?如果不会,那是否意味着主要货物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已经或正在进入平台期?


此外,中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新形势下会有什么样的角色转变?正在大力推动的“一带一路”对现有的产业布局、生产和消费中心布局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会对产业结构及其相关的货品类别及数量产生什么影响?而这些变化对货运总量、货运品类、运输距离又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值得且需要探讨的问题。因为只有正确理解了货运需求的变化,才有可能科学的制定和实施交通运输行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

双碳背景下,货运碳排放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或进入平台期,但货运碳中和的不确定性大,需要更深入和更系统的研究

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发展等都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相关的工作。结合已有研究,煤炭、钢铁、水泥等大宗商品产量预计将于2030年之前趋于平稳,考虑到技术进步,因此可推测货运需求及排放将可能于2030年前实现达峰或进入平台期。但是,碳中和相对碳达峰是更加长期的目标,不确定性更大,需要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也需要交通运输领域与产业、能源、城市发展、宏观经济等各领域增进交流和理解,从而科学、持续的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碳中和。











订阅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

一个非政府、非营利、自愿性的交流、合作及观点传递平台,秉承“独立、开放、共享、包容”的理念 聚焦政策和技术创新,总结、宣传和推广国际、中国和地方先进经验,加速交通迈向零排放

0.1553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