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速递 | 实现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柱

嘉宾观点 2021-05-27

【邹 骥】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


能源基金会的目标是推动交通行业争取在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35年左右实现道路交通全面电动化,2050年之前实现道路交通碳中和,并在2015年的基础上,交通行业碳减排75%,污染物减排90%。能效标准、运输结构和电动化是我们实现达峰和中和的关键支柱。


【安锋】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执行主任、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iCET率先在中国提出了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提出了全国范围内分车型,分区域和分时段的退出路线图。我们预计机动车石油消耗量可在2025年前达峰,2040年降低55%, 2050年降低80%。 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减排到2050年可以达到77%。  


【何卉】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中国项目负责人、高级研究员


当前全球交通部门排放的CO2约占总排放的1/4,而交通运输活动却预期会在未来的15年间增长3倍。ICCT的2050年远景规划研究表明通过五个战略路径:机动车能效和CO2排放法规标准、零排放汽车政策法规、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低碳可再生燃油法规,交通活动需求管理可以在2050年为全球交通带来80%的CO2当量减排,把我们带到非常接近1.5度温控所需要的26亿吨的排放水平。


【吴志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加快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和战略选择。同时,汽车行业也要重视传统能源汽车节能减碳及汽车制造全产业链节能低碳。但汽车行业实现“双碳”目标,仅靠汽车行业自身是万万不能的,离不开与大能源、大交通的协同发展、融合互动。车联网、电力能源网、智慧交通网的深度融合可系统提高能源利用及交通运输效率,进而全面降低碳排放。此外,还需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减少“不必要的交通”。


【龚慧明】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执行委员会主任、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


在全国30/60双碳目标角度下,交通全行业应进一步明确交通碳排放清单计算方法和减排边界,明确最有效的减排手段及相应的责任主体;基于已有的多个研究,总体而言交通2030年前碳达峰是多数研究的结论,但是交通碳中和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未来值得继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与方向:碳达峰当前关注多,但是更具挑战的碳中和需要技术突破以及更加明确的目标;交通提前碳中和除了支撑国家目标的需要,也将面临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2050年碳中和压力不得不提前;客运出行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还将持续快速增长,但是货运需求随着煤炭消费减少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将面临下降压力。他表示交通行业碳中和不仅是车的事情,也不仅是交通运输的事情,还涉及到运输需求和基础设施保障(比如用地和城市规划、电网规划),甚至是建筑物配电容量标准,未来希望CCTP能够在推动更多更广泛的机构和行业共同努力研究上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最新资讯




订阅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

一个非政府、非营利、自愿性的交流、合作及观点传递平台,秉承“独立、开放、共享、包容”的理念 聚焦政策和技术创新,总结、宣传和推广国际、中国和地方先进经验,加速交通迈向零排放

0.181930s